目前,我国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近四成,会议强调:“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为提升粮食稳定供应能力、保持物价平稳打牢基础。”
广州赛通科技有限公司以精准感知、精准控制、精准决策赋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安全”,通过农业智能传感器以及系列软硬件设备搭建气象环境监测、水肥一体化、大棚智能控制、虫情测报预警等精准农业解决方案,助力春播春耕的顺利开展,为小麦丰收稳产提供数字支持。
1、镇压划锄 增温提墒
早春镇压可弥封裂缝,沉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增温保墒。要抓住晴好天气,适时适度镇压,注意土壤过湿不镇压,以免造成板结;有霜冻麦田不镇压,防止损伤麦苗;三叶前和拔节麦田不镇压,以免伤苗死苗。结合镇压开展划锄,先压后锄,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麦苗返青和根系生长。对冻害较重的麦田,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
赛通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农业智能传感器可精准监测土壤温湿度等数据,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帮助种植户抓住有利小麦生长的镇压时机,及时促进麦苗茁壮生长。

2、灌水补墒 抗旱保苗
对旱情较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麦田,指导农户根据早春温度条件,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3℃时,浇水补墒,促进表墒和底墒相接,抗旱保苗,为返青拔节创造有利条件。有喷灌条件的麦田可采取微量喷灌或滴灌。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要及时清理“三沟”,疏通沟系,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赛通科技无线智能灌溉系统可实现灵活控制水流流量,高效精准进行小麦灌水补墒,深入渗透土层,保障麦苗顺利返青拔节。

3、预防冻害 及时补救
注意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倒春寒”防控准备。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对土壤塇松、尚未拔节的麦田进行镇压,弥补土壤缝隙,防止透风跑墒,控制旺长。对缺墒的麦田,寒潮到来前提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土温和近地层小气候,缓冲降温影响,预防冻害发生。对已拔节或孕穗抽穗小麦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生长调节剂,减轻低温影响。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叶面喷肥等措施,分类施肥补救。对茎蘖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促进恢复生长。
赛农耘智慧农场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测麦田生长情况,借助农业智能传感器感知土壤温湿度、氮磷钾等参数,通过旁路式水肥一体机、恒压变频控制柜等水肥灌溉设备实现小麦生长精准控制。

早春是促弱控旺、保苗健壮生长的关键时期。弱苗以促为主,对叶片落黄、茎蘖数不足的弱苗和冻害较重的麦田,温度回升后适时灌水施肥,一般亩施尿素6—8公斤、磷酸二铵3—5公斤,并因苗施好拔节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旺苗以控为主,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镇压化控或深锄断根,抑制分蘖滋生,减轻冻害风险;推迟春季肥水管理,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8—10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麦田,在拔节前中期因苗追肥浇水。
结合赛通科技水肥一体机、恒压变频控制柜、LORA无线阀控器、4G灌溉/采集控制器等组成水肥灌溉解决方案,根据小麦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进行水肥精准配比和策略灌溉,确保麦苗健壮生长。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小麦纹枯病、条锈病、麦蜘蛛、蚜虫、地下害虫和杂草陆续进入始发期,特别是干旱有利于麦蜘蛛、蚜虫等发生,要加强监测和防控,压低病虫基数,减轻春季为害。对小麦条锈病,及时挑治,防早防小。对冬前未进行化除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赛通科技虫情测报设备可实现自动识别虫情测报、诱集害虫、预警防治,通过物理防治的手段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土壤健康和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