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都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惊蛰刚过,万物生机焕发,农事上也开始了“锄头不停歇”的由南向北渐次春耕,紧系农情农时农事,一系列农业政策和工作报告相继发布,共同推动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3月1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正式发布,报告全面总结2021年以来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报告中提到:
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育种探索起步,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大田农场建设多点突破……2021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25.4%;
种植业数字化多点突破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生产中加快应用,精准播种、变量施肥、智慧灌溉、环境控制、植保无人机等技术和装备开始大面积推广。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年三农工作重点作出以下指示:
1
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2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3
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
4
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
5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6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7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近年来,农业与数字科技快速融合,十年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1年的61.5%,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加速演进,数字农业成为时下热词之一。
△ 广州市增城区广东省农科院水稻试验基地项目
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展设施农业”到近期政府工作报告的“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都能深刻认识到“数字农业”早已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广州赛通科技有限公司在七年多的行业探索中,透彻研判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禀赋制约,串联精准感知、精准控制、精准决策的科技生产体系,促进数字农业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发展。
△ 连州菜心产业园水肥一体及监测项目
赛通科技始终坚持农业科技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升级,涵括土壤监测、气体监测、液体监测、环境监测等类别高达50多种不同监测因素的农业智能传感器,以及土壤墒情监测站、智能水肥一体机、气象监测站、虫情测报仪等系列智能控制设备、赛农耘系统管理平台,为农作物生产信息化注入数字驱动。

△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园农业风景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 南昌市红谷滩元宇宙·VR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项目

△ 河南省某水稻田虫情测报项目
赛通科技通过自建智慧大棚示范基地,结合农业物联网产品及方案的应用,获得精准农业数据,以数据服务于客户,赋能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安全”,至今已服务超过3000个农业基地客户,推广智慧种植面积近千万亩。
2023年,我们开始全国战略布局,划分六大区域开展业务拓展和深度服务,实现数字农业辐射全国,未来,赛通科技将持续协同推进农业发展的多元价值体现,强力支撑助力我国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 赛通科技六大区战略布局
